掌握影響力-玩書Day5

2018-12-17

“我們的社交網絡是力量最大的影響力因子。...旁人的讚美與貶抑、接受與拒絕、稱許與非議,可以讓我們在推動變革時如虎添翼,也可以讓我們的努力毀於一旦。”p158

書中舉出1961年心理學家史坦利.米爾格倫的研究,想知道什麼樣的人會受人指使,置無辜的朋友與鄰居於死地(他對於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慘況感到非常迷惑)。

原本研究人員以為,只有極少數受試者會施以高電壓,然而實驗結果顯示高達65%的「老師」(在研究中扮演施以電擊的人)都繼續進行到最後階段。

這實驗顯示,一個受到尊敬的人具有讓平常人改變行為(不論好壞)的力量;同樣的,若在場有另外一位「老師」力挽狂瀾阻止錯誤行為,示範正確的關鍵行為,一樣會改變受試者的行為->展現更多好行為。

妥善運用社會影響力,就是想辦法讓進行改變的人,在實踐關鍵行為時,身邊的人一定要給予讚美、鼓勵以及情感上的支持,若採取錯誤行為時,也要確保會有人勸阻與制裁!p163

要運用社會力量,帶頭影響的人,要能以身作則,必須確實受人敬重。“當你要求別人改變,他們第一個問題一定是:『為什麼我要聽你的』。...他們會仔細觀察你到底值不值得信任。”p168-169

要獲得信任,書中建議了透過犧牲喚醒舊有價值,讓人正面解讀我們的行為,以及更加相信我們的言語和行動:

  • 犧牲時間:例如新來的主管,想要建立關係推動改革,利用非上班時間登門拜訪各個部門的意見領袖,詢問意見、邀請回饋。
  • 犧牲金錢:書中舉例911事件後,作者當時在出差,由於班機全停飛,只能詢問租車公司,問租車回家約多少錢(約4000公里遠),沒想到租車公司說「免費!因為重要的是能趕緊回到家人身邊」。指此之後作者成為該租車公司的忠實顧客(p173)。此舉動如實呈現該公司關懷客戶的訴求,而非說一套作一套~
  • 犧牲自尊心:每個人都會犯錯,若違背了自己倡導的關鍵行為,是否能覺察以及坦承道歉,並力行改變,將影響所有人的觀感!例如倡導不同意見能踴躍提出,卻在接受批評意見時大發雷霆~p174
  • 犧牲原本重要的事情:例如在意外界觀感(花錢裝修門面)而漠視員工需求的老闆,在主持員工大會時,遇到提前到來的重要拜訪團,選擇把會開會,請副手去接待,成功扭轉了所有員工的觀感,強調了「聆聽員工意見」的關鍵行為。p176

看看目前想推動的改變,可以怎麼以身作則,怎麼創造社群力量,針對關鍵行為給予即時回饋!

掌握影響力-玩書Day6

無限可能實驗室 / 阿馨 / 版權所有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