練習改變-玩書Day7
「每日提問」是這本書的一大重點!作者也在生活中安排教練coaching自己,避免自己鬆懈、疏於改變。我們則在課程中安排學員兩兩一組成為學伴,在課程結束後繼續學伴關係,進行每日提問的回報分享,以此彼此砥礪。
「每日提問」是這本書的一大重點!作者也在生活中安排教練coaching自己,避免自己鬆懈、疏於改變。我們則在課程中安排學員兩兩一組成為學伴,在課程結束後繼續學伴關係,進行每日提問的回報分享,以此彼此砥礪。
書中用了「改變之輪」來標示出改變的四種選項:創造、保留、去除跟接受。在操作的時候,我很喜歡”創造“的方式,用來創造右象限的Trigger(需要跟想要、需要跟不想要),以此取代左象限(對於目標不需要)的Trigger:)
在盤點了Trigger後,就來創造跟設計Trigger吧!書中提出三種方式:預先設想、規避以及調整,從被動的接受環境刺激,到主動的安排對自己行為改變有利的環境!改變單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,實在太吃力了,讓環境幫自己一把吧~~:)
從《與成功有約》以及《情緒靈敏力》都提到的概念,在刺激到反應中間,其實留有空間,在《練習改變》一書,將其發展成步驟,讓我們更明確的一步步打破慣性:從意識到刺激引發的衝動,先Hold住,延長覺察的時間,想像各種行動後的效應,最後嘗試做出更好的選擇,不同於以往的選擇,以此創造不同的結果。
今天進一步盤點,將影響自己的行為目標的各個Trigger擺放進四個象限中。例如:影響我跑步的
觸發物(Trigger)就是刺激、影響我們做出行為的來源,作者提到,儘管知道有觸發性想法,但這還不足以造成我們改變的困難,還有個更大的影響來源,就是「環境」。能辨別出各種觸發物,能幫助我們覺察跟理解自己的行為由何而來。例如:
《練習改變》一開頭就指出改變很難,除了要有動機,也要用對方法。而一般人都抗拒改變,會用各種方法來找藉口。書中生動的詮釋,「藉口」是當我們令別人失望時,隨口說出的辯解之詞,通常是當場編造出來的。(p46)比藉口更厲害的,還不用別人刺激或提問,是我們在讓自己失望時,編織出來的合理化想法,讓我們的不採取行動變得合情合理,將結果視為無能為力,作者稱為「觸發性想法(belief trigger)」。(p47)
《練習改變Triggers》又是一本大書,要抽出七個練習還真不容易呢!一開始,我先分享自己跟這本書的淵源。這是我的工作團隊兩年前一起共學的書籍,我們一同把書中的演練實踐在生活中,有的夥伴完成博士論文、有的完成碩士論文,除此之外,還轉化研發成企業培訓的課程內容,結合冒險式成人培訓的手法,沿用至今。完整的操作需要整整三天,這次分享會則擷取重點,以較輕鬆的狀態入手練習:)
玩書第七天的內容,在書中是用來教導孩子,我覺得長大了的我們,也很適用:)我們也需要學習用這樣的態度來對待情緒中的自己!在情緒產生時,能面對及接受當下的自己,在行為展現前.中.後越來越能覺察自已的歷程、進行價值選擇、嘗試不同的做法,一次比一次進步一點點,看見自己的努力跟用心。
情緒靈敏力後面兩步驟,著重在「靈敏力」的培養,如何更有彈性的回應刺激,除了第三步驟的釐清價值觀,有依可循,第四步驟微調了思維,今天則是練習翹翹板原則,讓反應不容易僵化!:)適度的跨出舒適圈,給自己一點點挑戰,然後超越它~
將「必須」、「應該」的念頭,轉化成「想要」,改變自己的思維路徑,重新定義自己正在做的事情。在每一件事情中做小小微調,增加脫困的力量:)
在面對跟跨出去後,下一步是做出新的選擇,這需要清楚知道自己的價值觀為何,在被外界刺激後,能依循著價值做出反應。